close
這本書是由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寫的,我覺得應該是可以參考的。
書中的結構,主要是講述腸道菌與環境 ,所產生的毒素,引發免疫與發炎問題,進而造成代謝問題,轉而變成慢性疾病甚至癌症。
然而,腸道菌與環境,是我們自身可以改善的,透過飲食、運動、規律生活好習慣、紓壓。
本書中,我覺得值得劃線再劃線的地方,歸納以下:
1.腸道菌是動態平衡,只要多注意飲食、多運動、多補充好菌,平衡就會一直向好的方向傾斜。
2.壞菌為什麼壞?抑制好菌。它們會產生很多有毒物質。毒素引起發炎。
3.好菌為什麼好?抑制壞菌。促進免疫,降低毒素。分泌B1,B2,B6,B12,E,K,泛酸,葉酸..等多種維生素。沒有腸算乳酸菌幫忙,絕對會維生素不足。
4.整個身體,大部分的毒素都是在腸道內由腸道菌所產生。便祕越嚴重,大便水毒性越強。
5.腸道毒素大部分是由腸道內腐敗菌分解蛋白質或油脂而產生。動物性食物吃太多,吃太快,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來不及消化吸收完全,就會進入大腸,使愛吃脂肪和蛋白質的腐敗菌增值,毒素大量產生。反之,多吃 植物性食物,大量纖維進入大腸,愛吃纖維的腸道菌自然增加。
6.想排毒,必須讓脂肪和蛋白質,在小腸消化吸收完全,不要留給大腸腐敗菌。
7.代謝內毒素血症,比利時魯文大學肯尼博士研究結論:高脂飲食會使血液內毒素升高,誘發肥胖及糖尿病。
8.不要讓油脂進入大腸。方法:吃清淡,細嚼慢嚥,幫助消化。
9.高脂肪飲食-腸道壞菌-內毒素-發炎-肥胖/糖尿病。
以上,是我覺得可以靠自己的努力,不需要刻意花錢買乳酸菌,來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健康的書中重點參考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